2019年团餐市场有哪些变化?挑战与机遇并存。2019年,诺大的团餐市场有人黯然离场,更有人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。其中,众多的小吃品牌就想切进团餐,借助众多团餐玩家的场景、平台,一展拳脚。

根据此前2018年中快餐饮集团分享的其主营的大学食堂的一组数据:小吃品牌的收入约占到整体的近45%,2019年乃至未来,这个比例会更高。一边是品牌小吃,一边是团餐玩家,他们能否一起愉快的玩耍?而在这场恋情的背后,品牌小吃在团餐市场中可谓是:机会和挑战并存。
就在4月14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举办的2019(第十四届)中国国际团餐产业大会上,众多餐饮类大咖就“团餐与品牌小吃如何共同发展”话题,进行了探讨。其中的种种干货,值得品读!
品牌小吃和团餐玩家的算盘
在这场品牌小吃和团餐玩家共同玩耍的游戏中,双方都有着各自的考虑。小吃品牌和团餐企业是相互借力、融合发展。

本质上,团餐玩家也为小吃品牌提供了一个更好、更广阔的场景,从而为其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。要知道,如今社会餐饮因为多方压力进入微利时代,而事关学校、公司乃至各类机构的食堂等团餐市场却是一座大金矿,保持着高速增长。
在整体餐饮行业中,团餐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,其有着万亿级的市场!根据《2018年中国团餐行业餐饮大数据研究报告》披露,全国团餐受众群体约为6.7亿人,人均年团餐消费额在1,300-1,500元之间。
而且,这个在中国餐饮行业中过去一直被忽视、相对封闭的市场,正在迎来大的变革机会。95后、00后年轻学生群体、员工等对团餐的消费需求有着新的需求。从过去的吃饱转变成吃好、营养健康。现实中,小吃也摇身一变成为都市白领、学生们所喜爱的美食。吃饭看心情,用户越来越要求食堂的多元化以及多选择化,高校、员工食堂需要大量的风味小吃品牌入驻,就能满足市场以及顾客的需求。
这种情况下,品牌小吃玩家们自然想进来。而团餐玩家也需要创新,需要有新的品类进来,所以也非常欢迎小吃玩家进入到团餐市场。
此外,团餐玩家给机会让小吃品牌进来,品牌小吃玩家们也有着自己的想法:从小、从校园时代培养用户群。
品牌小吃在团餐的机会和挑战
无疑,巨大的团餐市场是一块大蛋糕。品牌小吃承载着几代人的温暖回忆,多少人“因为一个人,爱上一座城;愿为一美食,枯守一座城”,这都为其走进团餐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。
不过,要真正吃下这块蛋糕,品牌小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于小果创始人于进江表示,小吃的竞争不仅来自同行,还来自跨界。
尚香集团董事长孙尚香认为,团餐引入品牌小吃后之所以效益非常好,是因为传统品牌小吃有传承、有故事、有品牌、有产品,具有先天优势。但同时,品牌小吃也存在以下痛点:
1)从业人员短缺。
2)品牌呈现老化。
3)标准化程度低。
4)运营环境脏乱。
5)产品迭代缓慢。
品牌小吃进入团餐时,也要跳出社餐门店的成功经验与经营模式。小吃品牌商在团餐运营中有两大问题要解决:一是在档口营业额不高的情况下,盈利能力强的问题;二是要保证短时高人流快速出餐。
如何去做团餐企业的小吃品牌运营
深圳德保集团总经理黄雷认为,团餐企业要从这样6大维度来做小吃品牌运营:数据模型,品牌定位,视觉文化,产品研发,运营管理,连锁复制。
此外,可以朝这几大方向努力:绿色餐饮。这既符合消费者的健康需求,也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。
要强化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。如何坚守产品品质,是团餐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难题。
总之,正如福建京元餐饮董事长章建明曾经所言:“团餐企业和品牌小吃能够合作成功的重要原因,是要让合作方能够赚到钱,成就他人,才能创造价值。
而在合作的过程中,要把品牌商当成事业合伙人,加强打造基于同一个平台的利益事业共同体,协同作战,才能提高品牌商与团餐企业的合作黏性。”

具体而言,由于成长基因不同,团餐企业和品牌方存在着合作谈判真诚度、运营对接机制、双方团队磨合、部分品牌团餐适应性等或多或少的问题,团餐企业和品牌商的合作要实现共赢,预防问题,有五点建议和合作办法:
1)理念“趋同化”:双方若想长远合作,力争双赢,就必须要开诚布公,求同存异。
2)沟通“机制化”:必须要有高层和高层的定期、健全、快捷的沟通机制,而不能放任给团餐企业一线店经理和品牌方业务人员对接。
3)品类“多样化”:保证每月上新,淘汰顾客不喜欢的产品;保证顾客在”一个窗口就能吃饱“。
4)灵活“标准化”:团餐毕竟是由甲方提供场地,硬件条件有限制,因此包括设备、用具、装修风格、价格体系等标准化要点切不可在生搬硬套,灵活运用和因地制宜是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点。
5)食材安全化和透明化:加强自身严格审查的同时,严格遵守甲方及团餐企业食安制度,并建议设置“原材料展示柜”或以图示张贴等形式做到原材料的公开透明。
总之,品牌小吃进入团餐是一种大势所趋,希望双方都能实现自己的宏愿,一起努力,前进!
对于品牌小吃切进团餐